发表时间:2024-05-31 来源: 字体:[][][] [] []
近年来,学生欺凌和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,且有不断升级的趋势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《数字背后: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》报告,全球有32%的学生在近一个月内至少一次被学校的同龄人欺凌。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委员会发布的《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》显示,我国约25.80%的中小学生经历过校园霸凌。
面对未成年人的恶性事件,人们在惊诧和痛心之余,也不禁反思:学校和社会应如何努力,才能安全、健康地抚养孩子长大?
首先,我们必须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。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管辖范围内,力量不平等的学生之间,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他人进行有意的持续性侵害,这种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、心理伤害或财产损失。它主要表现为身体欺凌、言语欺凌、关系欺凌、网络欺凌、性欺凌和偏见欺凌。
为杜绝校园霸凌,学校应开展相关主题讲座,教育学生识别和防范校园霸凌,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同时,建立信息反馈机制,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,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。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动态,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,不仅不做施暴者,还要勇敢地对霸凌行为说“不”。
其次,我们要教育青少年自觉预防违法犯罪。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。在他们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加强法治教育至关重要。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指出,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,往往源于家长和学校法治教育的缺失。因此,应加强法律普及,正确引导青少年理解法律,自觉预防违法犯罪。
最后,我们需教导青少年依法保障自身权益。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遭受过校园霸凌的孩子成年后可能会面临更多心理问题。正视孩子的每一次求助至关重要。不幸的是,部分成年人在接收到求救信号时,未能给予足够重视,甚至可能导致求助者受到更严重的报复。家长和老师应细心观察、耐心倾听,正确应对欺凌事件,并持续跟踪双方学生的状态。
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,需要学生、旁观者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。让我们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,精心培育,让法治之花绽放。(张店区第八中学 杨琨)
责任编辑:孟书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