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对于校园直播这一新现象,管理也需要跟上步伐,通过校内制度明确划定直播范围与边界。
5月20日,据《法治日报》报道,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,经常可以刷到标题带有“大学生”“女大学生”等字眼的直播,这些直播地点有的在景点、餐厅,有的在校园,更有甚者在寝室或教室。直播内容包括分享学习经验、展示才艺、公益助农等,但其中也不乏性暗示、打擦边球、曝隐私等乱象。
有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.9万亿元,直播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0万人。体量如此巨大的新业态,加之入行门槛低、从业方式灵活,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希望加入这个行业,乃至获得一定的收益,本身可以理解。
但大学生主播,是将直播间架在校园之内,且自身又处于一种集体生活模式。这种“不完全自主”的状态,难免会导致学习生活与兼职直播发生冲突,从而扰乱高校正常生活或教学秩序。
因此,高校对于校园直播这一新现象,管理也需要跟上步伐,通过校内制度明确划定直播范围与边界,莫让课堂、寝室成校园直播秀场。
大学生主播的室友、同学,恐怕并不希望自己生活和学习状态被实时播放,直播就可能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。更糟糕的情况,则是一些大学生主播打起了“擦边球”。这不仅有违法违规之嫌,其被如此“凝视”,自身安全也可能遭受风险。
所以,对于大学生直播现状以及潜藏的风险,高校不妨明确划下直播禁区,包括寝室、教室等较为隐私的区域,保障相关师生的权益。同时,高校也应当对直播的风险点进行充分警示,并引导学生规范直播行为、坚守内容底线。
此外,还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,一旦发生情节严重的情形,高校能够及时干预,既对行为出格的学生做出批评教育,也防止线上纠纷倒灌至线下,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。
当然,大学对直播并非只有“禁”和“管”这两种方式,正确引导同样是可行的。
比如,去年江苏一高校开设直播带货实践课程,30名大学生主播经过培训学习后,用两个月的时间帮当地多家企业卖出200余万元的产品。这就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,既满足了大学生对直播的好奇,也培养了他们的专业能力,让他们学会什么是直播的“正确的打开方式”。
此外,不只是高校,相关平台对于大学生直播中的一些乱象,也应该引起重视。一些直播间的名称往往带有“女大学生”“女生宿舍”等一些暗示的字眼,女生的穿着也会较为暴露;还有人将自己包装成“学生”直播引流带货。
平台在日常巡查时,应当对这些信息多加留意,优化算法和人工审核机制,甄别其中是否有违规内容,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账号作出相应处理。同时,平台在维护内容生态上,态度需更加鲜明,莫因巨大的“流量来源”而放松自身的主体责任。
对于大学生来说,还是应当理性看待直播行业。《中国网络表演(直播与短视频)行业发展报告(2022~2023)》显示,在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,月收入5000元以下占比95.2%。
作为大学生,如果过于沉迷直播而忽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,过早地将人生的可能性抽空,甚至动起了“剑走偏锋”的心思,在违法的边缘试探,那就太得不偿失了。 (新京报)